?鈑金噴涂加工的表面質量(如平整度、光澤度、附著力、耐腐蝕性)直接影響產品外觀和使用壽命,
鈑金噴涂加工廠家需從前處理、噴涂工藝、設備維護、環境控制等全流程優化,具體措施如下:
?

一、強化前處理工藝(核心基礎,影響涂層附著力)
前處理是解決 “掉漆、起泡、針孔” 的關鍵,需徹底去除鈑金表面的油污、氧化皮、銹蝕和雜質,確保涂層與基材緊密結合。
除油徹底
針對油污類型:
機械加工油污(切削液、潤滑油):采用 “堿性除油劑(pH 10-12)+ 超聲波清洗”,溫度 50-60℃,時間 3-5 分鐘,確保油污乳化分解。
手印、汗漬:用中性清洗劑(pH 6-8)擦拭,避免殘留的鹽分(如氯化鈉)導致涂層后期起泡。
檢測標準:除油后用純水沖洗,表面水膜連續無破裂(“水膜測試” 合格),否則需返工。
除銹與磷化 / 鈍化處理
除銹:
輕度銹蝕(浮銹):用酸洗(鹽酸 / 硫酸溶液,濃度 10%-15%)或噴砂(Sa2.5 級,表面粗糙度 50-80μm),去除氧化皮和銹蝕,避免殘留銹點成為涂層下腐蝕源。
冷軋鋼板:需去除表面氧化層(如酸洗磷化),否則易出現 “銹點透涂層” 現象。
磷化 / 鈍化:
鋼鐵件:磷化處理(鋅系磷化膜厚度 2-5μm),形成多孔晶體結構,增強涂層附著力(劃格試驗附著力達 0 級)。
鋁合金 / 不銹鋼:鈍化處理(鉻酸鹽或無鉻鈍化),形成氧化膜,防止基材與涂層發生化學反應(如鋁合金氧化導致涂層發黑)。
清洗與干燥
磷化 / 鈍化后用純水(電導率≤10μS/cm)沖洗 2-3 次,避免殘留藥劑(如酸根、磷化物)導致涂層縮孔。
干燥溫度 80-120℃,時間 15-30 分鐘,確保表面含水率≤0.5%(用水分測定儀檢測),潮濕表面會導致涂層起泡。
二、優化噴涂工藝參數(控制涂層均勻性與外觀)
噴涂過程需精準控制涂料特性、設備參數和操作手法,避免出現流掛、橘皮、針孔等缺陷。
涂料調配標準化
黏度控制:按涂料說明書調配(如溶劑型涂料黏度 20-40s,用涂 - 4 杯測定),黏度太高易出現桔皮,太低易流掛。
攪拌均勻:顏料型涂料(如金屬漆)需機械攪拌 30 分鐘以上,確保顏料分散均勻(無沉淀),避免涂層出現色差、顆粒。
過濾處理:涂料加入噴槍前經 120-200 目濾網過濾,去除雜質、膠粒,防止涂層產生顆粒和針孔。
噴涂參數精準控制
噴槍參數:
噴涂距離:150-250mm(距離太近易流掛,太遠易出現干噴、橘皮)。
霧化壓力:0.3-0.5MPa(根據涂料類型調整,水性涂料壓力略高),確保霧化均勻。
走槍速度:300-500mm/s,重疊幅度 50%-70%,避免局部涂層過厚(干膜厚度偏差≤5μm)。
膜厚控制:
底漆:20-40μm(防銹作用),中涂:30-60μm(填充平整),面漆:40-80μm(外觀與耐候),總厚度按產品要求(如戶外件≥100μm)。
用濕膜測厚儀實時監控,避免局部過厚導致流掛(垂直面更易出現)。
固化工藝嚴格執行
溫度與時間:按涂料要求設定(如粉末涂料 180-200℃/10-20 分鐘,溶劑型面漆 80-120℃/30-60 分鐘),溫差≤±5℃(用爐溫跟蹤儀校準)。
固化環境:避免固化爐內有雜質(如粉塵、油污),否則會污染涂層表面;出爐后待涂層冷卻至 60℃以下再堆疊(防止熱粘連)。
三、升級設備與環境控制(減少外界干擾)
設備精度與維護
噴涂設備:采用自動靜電噴涂線(替代人工噴涂),重復定位精度≤±1mm,確保涂層均勻性(膜厚偏差≤3%);定期校準噴槍霧化效果(每周 1 次)。
前處理設備:超聲波清洗槽定期更換清洗劑(濃度下降 5% 時補充),磷化槽每周檢測總酸度、游離酸度(保持在工藝范圍)。
固化爐:每月用熱電偶校準爐內溫度分布,避免局部溫差過大(超過 ±10℃會導致涂層光澤不均)。
潔凈噴涂環境
車間潔凈度:噴漆房達到 10 萬級潔凈度(每立方米≥0.5μm 顆粒≤350 萬個),采用高效過濾器(HEPA)過濾進氣,確保空氣中無粉塵。
濕度與溫度:噴漆房溫度 20-30℃,相對濕度 50%-70%(水性涂料濕度可略高,60%-80%),濕度過低易產生靜電吸附粉塵,過高易導致涂層慢干、失光。
通風控制:保持噴漆房微正壓(5-10Pa),防止外界粉塵進入;廢氣排放風速≥0.3m/s,避免溶劑蒸氣聚集影響涂層干燥。
四、加強質量檢測與過程管控
全流程質檢節點
前處理后:檢查水膜連續性、磷化膜均勻性(無漏磷、黃銹)。
噴涂中:每小時抽檢濕膜厚度、外觀(無顆粒、流掛)。
固化后:
外觀:用 600lux 照度下目視檢查(無桔皮、針孔、色差,光澤度偏差≤5°)。
性能:劃格試驗(附著力 0 級)、耐沖擊性(50cm?kg 無裂紋)、耐鹽霧(中性鹽霧 48-1000 小時,根據要求,無銹蝕、起泡)。
缺陷追溯與改進
建立缺陷數據庫(記錄缺陷類型、發生頻率、批次),如 “針孔” 可能源于壓縮空氣含油(需加裝油水分離器)、“色差” 可能因涂料批次差異(需提前試噴對比)。
定期培訓操作人員(如噴槍角度、走槍速度),推行標準化作業指導書(SOP),減少人為誤差。
五、針對特殊材質的專項處理
鋁合金鈑金:需去除表面氧化膜(用堿蝕或陽極氧化),再做鈍化,避免噴涂后出現 “黑點”(氧化反應導致)。
鍍鋅板:若表面有鋅花,需用專用底漆(如環氧鋅黃底漆)增強附著力,防止鋅層與涂料反應產生氣泡。
不銹鋼:需噴砂或打磨增加粗糙度(Ra 1.6-3.2μm),否則光滑表面易導致涂層脫落。